(三)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
1、决定理论(五大理论)
决定理论 | 倡导者 | 利率决定因素 | 理论主要内容 | 理论地位 |
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| 马歇尔 | 储蓄和投资等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决定 |
| 是一种实际利率理论 |
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| 凯恩斯 |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| 1、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,由央行决定,无利率弹性; 2、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,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; 3、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量与流动性偏好的均衡水平。 | 将利率纯粹视作一种货币现象 |
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|
| 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| 1、可贷资金的需求:家庭需求,投资需求,政府需求。 2、可贷资金的供给:家庭储蓄,企业储蓄,政府储蓄。 3、可贷资金的函数:需求是递减函数,供给是递增函数。 (利率减少,需求的人多;利率增加,供给的人多) | 理论仍不完善 |
IS-LM曲线模型的利率理论 |
|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形成 | 1、收入增加→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→利率→总支出中的投资支出→国民收入(收入和利率存在相互决定的关系,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同时实现) 2、IS曲线:利率决定收入,利率越高,投资较少,收入减少(反向) 3、LM曲线:收入决定利率:收入高,货币需求高,利率高(同向) 4、IS与LM交点E是均衡点,任何偏离该E点的情况都会导致经济的自发调节,产生向E逼近的压力,促使达到均衡。 | 解释名义利率决定过程最成功的理论 |
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| 马克思 | 平均利润率决定利率 | 1、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,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。 2、平均利润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,利率也不会超过平均利润率。 3、利率高低的两个决定因素: (1)利润率 (2)总利润的分配比例 (如果比例固定,则利率随着利润率的提高而提高,减少而减少。) 4、利率的特点:(1)有下降趋势 (2)下降非常缓慢,具有相对稳定性 (3)利率决定具有很大偶然性。(平均利率无法由任何规律决定,而传统习惯、法律规定、竞争等却可直接或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。) | 1、平均利率是个纯理论的概念 2、市场利率的多变性直接取决于资本借贷的供求对比变化。 |
2、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:
经济因素 | 经济运行周期 |
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 | |
国际利率水平 | |
政策因素 | 货币政策 |
财政政策 | |
汇率政策 | |
制度因素 | 利率管制 |
三、单利计算和复利计算
1、单利计算:个人储蓄存款、国库券的利息以单利计算,计息周期为“年”;
2、复利计算:房地产开发贷款、住房抵押贷款都是按复利计算。
(1)间断复利:计息周期为一定的时间区间(如年、季度、月)。
(2)连续复利:计息周期无限期缩短。
从理论上讲,应该采用连续复利计算,但是在实际使用中,都采用较为简便的间断复利计息方式计算。
四、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
1、概念:
(1)名义利率:年利率
(2)实际利率:一年内多次计息时,年末终值比年初值的增长率。
(3)名义利率=周期利率×每年的计息周期数
房地产估价工程师考试频道推荐: